隆平高科技園 打造農業“中國芯”
擁有一張世界級名片——超級雜交水稻;擁有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——袁隆平、官春云、印遇龍、鄒學校;150多家生物育種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在這里“安家”……拿著這樣一手“好牌”,隆平高科技園2019年要打出“王炸”的效果。
5月22日,隆平高科技園正式發布《“長沙·中國隆平種業硅谷”發展規劃(2019—2025年)》,提出將聚焦生物育種產業鏈創新升級發展,擦亮“隆平”種業品牌,打造立足湖南、輻射全國、面向全球的國際一流“種業硅谷”,引領種業安裝“中國芯”。
“種業硅谷”重點建設“五大工程”
1 國際種業總部基地建設工程
吸引國內外種業企業在隆平高科技園設立集團總部、區域總部、職能型總部
到2025年——
集聚跨國種業企業總部 20家以上
本土種業企業總部 60家以上
集聚種業風險投資公司 50家以上
種業技術轉移機構 10家以上
種業科技服務機構 20家以上
種業保險公司 5家以上
2 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發展工程
加強長沙生物育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,設立農作物、林果花草、禽畜水產、微生物四個二級聯盟
3 種業企業培育工程
著力打造一批生產基地穩定、生產加工技術先進、市場營銷網絡健全、技術服務到位的育繁推一體化現代化種業集團
助推隆平高科進入全球種業前5強
4 種業人才聚集工程
著力引進一批國內外種業領軍人才、高層次人才、緊缺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
支持種業企業建立院士工作站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學習實踐基地
5 種業金融創新工程
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種業企業發行私募債
大力發展種業科技金融服務,支持銀行設立種業支行
“種業硅谷”五大建設任務
種業科技創新行動
建立農作物、林果花草、禽畜水產、微生物四類種質資源庫,其中保存農作物種質資源30萬份以上
重點開展茶葉、油茶、柑橘、葡萄、桃、李等林果樹資源收集
重點開展寧鄉花豬、羅代黑豬、瀏陽黑山羊、望城鲌魚等地方特色禽畜水產種質資源收集
到2025年——
創制在產量、耐逆性、抗病蟲、抗倒性、品質、脫水速率等特性方面優良的玉米自交系10份以上
育成主要玉米生產區對照品種增產5%以上的國產(含綠色通道)新品種10個以上,省定新品種30個以上
培育適應機械化作業、年推廣面積超過100萬畝的油菜新品種3個以上
獲得有重要育種價值的蔬菜作物優異材料3~5份
創建蔬菜特色優異特質資源10~15份
選育適合于鮮食、加工蔬菜優質品種8~10個
收集保存油茶種質資源2500份,覆蓋現有優良資源的90%以上
選育優質、功能成分特異、高產、抗逆茶樹優良新品種3~5個
收集保存湖南省主要果樹柑橘、梨、桃、獼猴桃等栽培品種及野生品種、野生近緣種等種質資源50份以上
育成禽畜新品種1~3個,主要畜種核心種源自給率達到70%
國家級保護品種有效保護率達到95%以上
育成國內領先水平的水產新品種2~3個
發掘具有育種價值的功能基因15個以上
建立特色魚類基因資源保護庫
完成選育食品微生物新菌種40個
建立食用菌種質資源庫1個,收集保藏食用菌菌種500株以上
篩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杏鮑菇、秀珍菇、紅汁乳菇等優良品種10個
種子生產供應行動
依托隆平高科等龍頭種子企業,建設一批大型現代化種子加工中心
雜交水稻烘干加工中心10個
玉米烘干加工中心5個
油菜種子加工中心3個
蔬菜種子加工中心1個
落實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計劃
到2025年,實現年儲備各類救災備荒種子25萬千克
種業交易會展行動
依托隆平高科技園,建設種業現場交易、網上交易兩大平臺
打造集交易、倉儲、物流、展示、服務等功能于一體、品種齊全、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、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種業交易中心
到2025年——
國際種業交易中心年交易額超過30億元
年交易新品種、新技術產權50項以上
建設具有強大數據采集、處理、存儲、分析、挖掘、預測、發布能力的國際種業大數據中心
加快推進國際種業會展中心、水稻博物館、隆平稻作公園、國家水稻“雙新會”展示基地等建設
持續辦好一年一度的“長沙·中國隆平種業硅谷峰會”和“國際稻作發展論壇”
種業服務優化行動
深化放管服改革
加強知識產權保護
加強種子市場監管
種業交流合作行動
支持隆平高科等優勢種子企業走出國門,設立海外分公司、分基地
支持本土種子企業參與國際種業并購
支持種業企業設立境外種子展示中心,通過“互聯網+外貿”推動種子出口
鼓勵外資種業企業、科研機構與本土種業企業、科研機構開展多層次、多領域的科研育種、種子生產經營等合作
鼓勵外資參與本土種業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
隆平高科技園資源稟賦
367個
2012—2018年
湖南通過省品種審定的主要農作物品種有367個
其中
水稻品種231個
玉米品種40個
棉花品種19個
油菜品種20個
辣椒品種32個
長沙市選育的品種約占湖南省的80%
4位
擁有袁隆平、官春云、印遇龍、鄒學校4位院士
國家級及省級人才工程入選者7人
知名專家學者近1000名
40多家
擁有湖南農業大學、湖南省農業科學院、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、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等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40多家
40多家
聯合40多家種業企業成立了“長沙生物育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”
是中國乃至世界生物育種研究院所較為密集的區域之一
40多個
擁有40多個各類科研創新平臺
第1個
建立了全國首個“中國種業技術交易平臺”
在全國率先成立企業自主創辦的農作物育種機構——湖南亞華種業科學研究院
150多家
擁有生物育種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150多家
其中種業企業28家
長沙市注冊資本規模億元以上的生物育種企業5家
第8
擁有國內最強、全球第八的種業龍頭企業——隆平高科
華智生物獲批國家水稻分子育種平臺
13家
擁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家
數據整理 伍玲 王勇